24小时电话

4008-780-280

联系我们

龙康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780-280
技术服务中心电话: 020-28185170
联系电话: 13016013265
邮箱联系: admin@longk.com
工厂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嘉鱼产业新城园区内
总厂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黄村工业区

更多联系方式

涝能蓄、旱能释的海绵城市 “软肋”在哪?

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任务书”和“时间表”都很清楚——“渗、滞、蓄、净、用、排”多管齐下,以“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为尺,到2020年国内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要达标,2030年相应面积则应达到八成以上。
目标导向之下,问题意识不可或缺。及时发现并解决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成为愈发关键的一环。
海绵城市,“软肋”在哪?眼下看,至少包含如下三方面:
一是“脑筋跟不上”。
近期,各方在讨论时有个“最大公约数”——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相对而言,传统城市建设模式重视路面硬化,每遇大雨,往往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追求“快速排净”和“末端集中控制”,这易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而海绵城市建设则更重弹性吸蓄,强调优先运用草沟、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绿色设施”排水,讲求“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最终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可是,这从“灰色”到“绿色”的决定性一跃,绝非轻易可成。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由来已久,对路、树、草、沟、井、人,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拿来即用,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甚至使用者本身,平时都不觉其弊,往往到“城市看海”时才徒呼奈何。从灰到绿,意味着科学适当地减硬性增柔性、抛定势务创新、轻面子重里子、控成本去无效、弃花哨利长远,也意味着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都要因势而变,乘势而进。
二是“有时很差钱”。
住建部门的估算显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空间巨大——每平方公里约1亿元~1.5亿元。蛋糕虽好,却要一口一口地吃。客观地讲,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想要吸引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科学完善的利益补偿和回报机制就需跟上。
一方面,这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中央财政继续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省级政府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统筹;城市政府在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相关项目,并尽可能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
另一方面,也需创新方式做好工作。比如,发展改革部门运用专项建设基金提供支持的有益探索,能否加以有效复制和推广,让更多心有所愿、符合条件的海绵城市建设运营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用足用活债券和项目收益票据等方式,给资金“解渴”,为城市“蓄力”。
三是“难于一盘棋”。
海绵城市的“整体性”特征很突出。一位学者说得好,“雨不按行政区划降,河不按管理条块流,但在‘九龙治水’管理体制下,每个部门都从自己专业和利益出发,不交流、不合作、各扯一摊。”
发展中的尴尬,强烈折射出“一盘棋”的特殊重要性。天上、地表、地下的水务管理一体化,规划、市政、道路、园林的部门有效组合拳,时时考验着海绵城市。
组合拳并不意味着“一刀切”。我国幅员辽阔,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差别巨大,南方部分地区多黏土,下渗率低,下凹式绿地设计就需另行考虑,如果简单套用“国际标准”,积极性会受影响,实际效果也未必好。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要的是因地制宜、绵密用力、久久为功、各美其美。因此,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尤其重要——经过一段时日,当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不再“逢雨必涝”,而是收放自如,那便说明,海绵城市的“中国故事”已经写出了阶段性精彩。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