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社会之力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彻底摆脱“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的“魔咒”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这可能吗?笔者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但实地到江西萍乡考察后,这个问号被拉直了。
在美丽的萍水河畔,新改建的金螺峰公园是萍乡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试点项目。一场大雨过后,经过改造后的公园地面洁净,落下的雨珠仿佛只是悄悄地在路面上滑过一样,迅速“躲”进了道路两侧的绿树丛中……一年前,对许多萍乡人来说,海绵城市还只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如今,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正从试点走向示范,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画。而在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里,“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生态、自然水体、自然形态、自然连通、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自然的深潭浅滩”等“自然+”词组被多次使用,亦充分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储、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和顺畅。从广义上讲,海绵城市是指山、水、林、田、湖、城这一生命共同体具有良好的生态机能,能够实现城市的自然循环、自然平衡和有序发展,真正让人们能感受到城市的呼吸,触摸到城市跳动的脉搏,享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舒适和惬意。
近年来,每当看到国内一些看似现代化的城市被暴雨灌成“漫城”,甚至出现了市民在中心城区划船、垂钓的尴尬情景,人们难免会羡慕一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已经建成了完备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殊不知,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一千多年前就建有如江西赣州“福寿沟”那样先进的古代下水道,使古城千余年来一直免受洪涝侵袭,庇护了一方生灵的繁衍生息。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只重“面子”、不重“里子”,使许多城市绿地被破坏,加之大量使用硬质铺装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被改变,从而加剧了“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水资源自然滞蓄能力锐减。现实中,有的城市地区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以至于雨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增加、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我在城市看海”,这既是“大自然的叹息”,亦是对我们的警醒:只有摈弃粗放式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我们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大自然的叹息”的积极回应。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举全社会之力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彻底摆脱“逢雨必涝,遇涝则瘫”的“魔咒”。
上一篇:本市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下一篇:嘉兴海绵城市建设难点及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