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4008-780-280

联系我们

龙康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780-280
技术服务中心电话: 020-28185170
联系电话: 13016013265
邮箱联系: admin@longk.com
工厂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嘉鱼产业新城园区内
总厂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黄村工业区

更多联系方式

本市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环境更宜居,让生态更美好,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的奋斗目标,市建委等部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之城的理念正在进一步融入这座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调节能力,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精神的重要工作,是深入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本市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2016年4月,天津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包括解放南路和中新生态城两个片区,试点面积达39.5平方公里。获得12亿元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奖补资金用于建设。

  市建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技术标准,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海绵城市建设要做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四同步”。

  科学施策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为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绿色城市、海绵城市,市建委、市水务局、中新生态城管委会、城投集团等方面对试点区按照排水分区深化海绵城市整体方案和指标分解,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的系统方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措施,减少雨水径流,缓解城市的内涝影响。与此同时,降低面源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从而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渗:目前,大部分城市建成区覆盖面均为硬质地面,不利于雨水的自然渗透。通过建设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经自然渗透得到净化,并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蓄:大量降雨后,通过调蓄池、水景、生态洼地等设施,一方面将收集的雨水进行沉淀和净化、另一方面把雨水“存”起来,等到天气晴朗或干旱时再进行利用,实现调蓄和净化。

  滞:当短时间内降雨较大时,雨水汇流较快,降雨先进入海绵设施,从源头上削减降雨洪峰流量,同时通过对地形的适当调节,引导雨水的流向,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净:通过海绵设施中植物的生化作用和填料的物理作用,可以去除雨水中掺杂的污染物,使得雨水进入市政管道或者经收集之前,经过初步净化,减少雨水带入河道的污染物。

  用:回收后的雨水可以应用在许多场合,如绿化灌溉,洗车,消防、景观用水等。

  排:经过削峰和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市政管网排进河道或水景,能够降低雨水峰值过高时出现积水的几率,也减少了第一时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规划引领

  指标体系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之一,中新生态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一座生态、节能、环保的宜居示范新城。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利用雨水资源,生态城充分借鉴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先进经验,确定了“指标引导,规划控制,生态优先,严格落实,多元投资”的原则。在2008年成立之初,就将低影响开发和雨水利用的理念纳入到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之中,通过指标和规划对海绵城市建设起到引领作用。为了量化描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中新生态城制定了全国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提出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在总体规划和指标体系指导下,生态城制定水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雨水专项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对区域内存在的涉水问题设定了规划目标。

  解放南路试点片区结合北方城市特点,以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质量较差、排水系统问题突出,部分地区内涝严重等问题为重点。试点区建设秉承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和统筹建设的理念,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的要求,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8%,SS(固体悬浮物)的削减率达到65%,雨水资源利用率达到2%的目标。以现状7个汇水分区为依托,划定三级管控层级,采用“灰绿结合”的手段,将海绵设施与建筑小区、绿地公园、道路广场、泵站管网等项目有机结合。通过系统规划,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截至目前,中新生态城和解放南路海绵城市试点片区已启动69个试点项目,其中12个项目已完工。

  此外,中新生态城和解放南路试点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PPP模式拓展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维护。生态城还将海绵城市要求纳入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并出台相应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这些具有前瞻性的规划设计和统筹举措,使得本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明确、上档升级。

  打造样板

  技术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在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中,本市尤其注重发挥样板工程的示范作用。目前,解放南路和中新生态城试点片区已经建成第二实验中学、生态城29号地块华夏未来小学及幼儿园、第一社区邻里中心和甘露溪公园等多个样板项目,其他建筑小区、道路管网、绿地广场、河道修复等一批项目也在加紧施工。旧楼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正在积极策划实施方案,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位于解放南路片区南侧的第二实验中学项目是解放南路海绵城市试点区样板项目,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目前该工程已经竣工,将作为第十三届全运会村委会投入使用。在这里,可以看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旱溪、雨水花园、LID树池、雨水收集边沟、环保雨水口、溢流井、雨水调蓄池等多种海绵设施,形成了相应的展示系统,实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8%,污染物控制率达60%,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达5%等海绵城市指标,可以有效缓解内涝影响,减少外排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

  据介绍,样板工程将成为本市海绵设施示范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海绵城市试点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引领和示范,有利于相关技术经验在本市更大范围应用,为推进生态环境绿色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天津增添新动力。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